&esp;&esp;这个世界永远不缺阴谋论者,朱标壮年中风,难免会有人传一些谣言。
&esp;&esp;谁最有嫌疑?
&esp;&esp;谁受益最大,谁就有嫌疑。
&esp;&esp;如果让朱雄英监国,那他就是受益最大的人。
&esp;&esp;根本就不用怀疑,必然会有许多人以此来攻击他。
&esp;&esp;什么太子等不及了,而且陈景恪和他是发小……想下手可太简单了。
&esp;&esp;现在,将权力交还给老朱,朱雄英就不再是这件事情的最大受益者。
&esp;&esp;嫌疑自然就小了很多。
&esp;&esp;别人再想用此事来攻击他,就站不住脚了。
&esp;&esp;至于会不会有人怀疑老朱……
&esp;&esp;皇位本身就是老朱的,他都能提前传位给儿子,又怎么会害儿子?
&esp;&esp;而且以老朱对朱雄英的喜爱和满意程度,也绝不会影响到朱雄英太子身份地位。
&esp;&esp;可以说,朱标的这个决定,真的将一切都考虑到了。
&esp;&esp;众人都不禁暗暗敬佩。
&esp;&esp;接着邱广安等人各自上前询问了几个问题。
&esp;&esp;比如国家大政是继续变革,还是回归保守之类的。
&esp;&esp;得到的结果是,一切按照计划来。
&esp;&esp;如果有难以决断的地方,以太上皇的意思为主。
&esp;&esp;当这一层意思表达出来之后,朱标就闭上了眼睛,不再回答任何问题。
&esp;&esp;一直守在旁边的郑良琦知机的站出来,说道:
&esp;&esp;“诸位阁部,陛下大病初愈不宜过于劳神,需要歇息了。”
&esp;&esp;“若有事情,请改日再来请示。”
&esp;&esp;其实众人想问的也问完了,于是就一起告退。
&esp;&esp;接着李善长等内阁学士找到朱元璋,请他主持大局。
&esp;&esp;这也意味着,朱元璋再次出山以太上皇的身份,重新掌握大明。
&esp;&esp;不少人以为他就是走个过场,随后就会让太子监国。
&esp;&esp;哪知道并没有,他就这样重新接手了大明的重担。
&esp;&esp;虽然太子依然负责处理大多数政务,可还是没有拿到监国的名义。
&esp;&esp;这让不少人嘀咕,老朱莫不是权力瘾犯了?
&esp;&esp;还是舍不得权力?
&esp;&esp;不过这些声音很微弱,没有掀起什么浪花,很快就没人理会了。
&esp;&esp;正如朱标设想的那样,因为朱元璋重新出山,大明的局势没有出现什么波动。
&esp;&esp;军政两界更是平稳的犹如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般。
&esp;&esp;民间也没有出现关于朱雄英的不利传闻。
&esp;&esp;反倒是因为老朱没有让他监国,不少人替他抱不平。
&esp;&esp;朱雄英自己也变得低调许多,不再如之前那般事事都想插一脚。
&esp;&esp;不是因为老朱打压之类的,而是他清楚,目前自己不能高调。
&esp;&esp;亲爹还在病床上躺着呢,你作为儿子的那么高调,是几个意思?
&esp;&esp;真觉得你不是最大受益者,大家就不敢传你的谣言了是吧?
&esp;&esp;不管怎么说,本应该造成巨大动荡的皇帝中风事件,就这样平稳的过去了。
&esp;&esp;大明依然是那个大明,大家各司其职过着自己的日子。
&esp;&esp;但……真的就没有一点变化了吗?
&esp;&esp;那怎么可能。
&esp;&esp;心情极差的老朱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。
&esp;&esp;没几日他就拿出了数百份罪状,全是官吏贪污腐败的证据。
&esp;&esp;这是最近两年锦衣卫和巡查使们收集到的证据。
&esp;&esp;对这些人的处置办法他也乾纲独断,全部处死。
&esp;&esp;而且他们的家眷也不再如之前那般流放,而是一同处死。
&esp;&esp;前前后后加起来,又是六千多人被杀。
&esp;&esp;一时间群臣噤若寒蝉,重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