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【人欲,凡人之喜悦、茫然、悲伤,五斤一两,可抵卖。】
&esp;&esp;奇怪,她竟然还有悲伤?
&esp;&esp;这又是因为什么?
&esp;&esp;小妮踮着脚,捂着嘴,看着阿娘手下的画布、手中的笔,还有笔下的自己,一时间满腔激动,泪水滚滚而落。
&esp;&esp;文婶子画完了小妮,又继续作画。
&esp;&esp;才气仍然持续增长,并无衰落迹象。
&esp;&esp;这一次,文婶子画的还是一个小姑娘。
&esp;&esp;小姑娘矮矮的、小小的,看起来甚至比小妮还要略小几岁,似乎只有三四岁的样子。
&esp;&esp;她蹲在一个灶台边上,一手拿着扇子对着灶眼下的火焰心不在焉地扇着,另一只手却是拿着一根烧到半截炭化的树枝,在灶台边上绘画涂鸦!
&esp;&esp;她烧火烧得心不在焉,可画画的神态却无比认真。
&esp;&esp;认真到宋辞晚一眼就看出来了,这画上的小女孩看似陌生,但其实,分明就是文婶子自己。
&esp;&esp;是幼年的她!
&esp;&esp;【顿悟,正气境画师之明心见性,四斤一两,可抵卖。】
&esp;&esp;才气超过十尺,并还在持续上涨,文婶子便已是从最初的养气境,到越过浩气境,如今进入了正气境。
&esp;&esp;连跳三级!
&esp;&esp;比之王亦天降灵光只得了一个养气境,严含章天降灵光,初入是浩气境,此时的文婶子,却是初入便是正气境!
&esp;&esp;不,或许还不止正气境,因为她的才气还在上涨。
&esp;&esp;十尺、十一尺、十二尺、十三尺……
&esp;&esp;文婶子挥笔再绘,从幼年的自己、到少年的自己、到中年的自己、再到如今的自己。
&esp;&esp;她画了那么多个“文婶子”,画中的文婶子,或是在烧火、或是在拾柴、或是在下田、或是洗衣……
&esp;&esp;她扫地、她做饭、她带孩子、她被人指着鼻子骂、她躲在角落里哭、她半夜爬起来在刺骨的冷水中洗尿布、她饿着肚子给孩子喂饭、她在夜间辗转反侧、在白日里强打精神……
&esp;&esp;她家贫无钱,自己满身补丁,孩子也满身补丁。
&esp;&esp;端起饭碗,碗中的米粒却是清晰可数,稀饭稀得水可照人。
&esp;&esp;她又从被人责骂,到变成与人对骂。
&esp;&esp;她学会了竖起尖刺、武装自己。
&esp;&esp;她从鲜活明媚、到苍老憔悴、满面风霜。
&esp;&esp;但不论她变成什么模样,哪怕是脚下带着镣铐,颈上套着枷锁,她却始终要伸出一只手来,那只手握着画笔,从一开始,就永不放下!
&esp;&esp;长长的画卷,似乎在讲述她半生的故事。
&esp;&esp;平凡、沧桑,又不平凡,甚至是充满了浪漫与瑰丽!
&esp;&esp;画的末尾与首部相连接,满身风霜的摇船大娘,在人到中年将近老年的时候,一手摇船、一手执笔,与踏波而来的宋辞晚遥遥相望。那少女宛若凌波仙子,身旁白鹅飞翔。
&esp;&esp;她眉目含笑,伸手轻点。
&esp;&esp;这一点,带来的是混沌初开,是鸿蒙分辟,是日月星现,是灵光无数,是无限未来!
&esp;&esp;一点灵光入怀,才气三十六尺。
&esp;&esp;文婶子收笔,一手抚画,一双眼睛则含着热泪看着宋辞晚。
&esp;&esp;【顿悟,正气境画师之明心见性,五斤七两,可抵卖。】
&esp;&esp;气逾五斤!
&esp;&esp;只是才气三十六尺,终究未能突破正气境,进入到下一个境界中去。
&esp;&esp;三十六尺,乃是三丈六。
&esp;&esp;而要想突破正气境,进入浩然境,则需才气至少十丈。
&esp;&esp;那太难了,世间绝大多数读书人都不可能进入这个境界。
&esp;&esp;宋辞晚回望文婶子,并不为她感到遗憾。今日三十六尺,只是初始而已,她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。
&esp;&esp;双方对望中,千言万语,又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&esp;&esp;天地秤又浮现,收到了接连两团气:【人欲,正气境画师之感激、喜悦、欢欣,五斤六两,可抵卖。】
&esp;&e
好版主